晚清有两大考古发现,一为燉煌藏经洞,一为殷墟甲骨文。①藏语称“尼赤”(nyi-khri),有两种意思,《史记》有《龟策列传》而无言甲骨文,③林芝的特产就是“灵芝”,灵芝又与林芝同音,这灵芝菌可是名贵中药材,有抗癌的功效,甲骨有一字可值万金,今人识一新字,可赏十万金。
1、有什么好听的地名?
林芝,这名字好听吧,我工作过的地方。①藏语称“尼赤”(nyi-khri),有两种意思:一是尼氏家族的宝座,尼氏家族是古西藏的一个大家族;二是太阳的宝座,②尼赤的藏语音译叫“林芝”,解放初期测量公路时就将“尼赤”写为了“林芝”,沿用至今。③林芝的特产就是“灵芝”,灵芝又与林芝同音,这灵芝菌可是名贵中药材,有抗癌的功效,
2、甲骨文作为一味中药龙骨,有什么神奇的功效?您认为吃掉至少多少年历史?
晚清有两大考古发现,一为燉煌藏经洞,一为殷墟甲骨文。而甲骨文的发现,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,上推了整整一个商朝,发现人为京都团练大臣,金石书法家,山东人王懿荣。王氏以重金从中药店収购带字甲骨,并鉴定出这是殷商文字,然不知出于何处,西寇八国犯京,王氏殉国。后来,甲骨归《老残游记》作者刘谔,并出版《铁云藏龟》,
此事被罗振玉得知,派弟四处搜访。加推测,经商丘,淇县,汤阴,安阳,一路苦寻,终至小屯,甲骨出土真相遂大白天下,甲骨出土,不自王氏鉴定1899年始。据说,小屯一带,早在此前三十余年,即有人陆续发现甲骨,当地人称为龙骨,有一剃头匠李氏民,身患恶疮,用来止毒,伤愈,遂取龙骨售于集市。村民争仿,削刮其字,大者碎之,售与药肆,谋取小利,
后龙骨流入京津,通都大邑,不知多少片龙骨被捣碎吞噬,多少甲骨文字被吞无算,考古发现称“人吞商史”诚可痛惜。甲骨有一字可值万金,今人识一新字,可赏十万金,而当年村民无知,既不识字,也不识药性。所谓龙骨,仅可补钙,村民何辜!《史记》有《龟策列传》而无言甲骨文,《史记》两言“殷墟”,一在《项藉本纪》“殷墟洹水南”,一在《宋微子世家》“箕子过故殷墟作麦秀之歌”。
魏晋间向秀《思旧赋》“悲麦秀于殷墟”,惜后人长时对殷墟位置迷失无考,至清季遂有吞甲之恨!后世对三代考古,不能存于者,有汲冢竹书,以散乱无序,原简不存,缺失比对,甚感遗憾。若甲骨早被世人所知,亦难逃厄运,恐又一大遗憾,甲骨文字之发现,证明了商代五六百年的历史并非虚构,尤其是盘庚273年的文字史,使人明确商王世系。